關於詩詞


詩詞的規則可以學習, 但太多規則, 反而會妨礙詩意的培養. 詩意是一種感悟, 客觀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 但主觀因素佔的比重較大. 能夠被古人的詩詞感動, 說明我們的情感, 還是能夠與古人相通的. 這是一種寶貴的文化傳承.

古人的生活沒有現代人豐富, 他們可以花較多時間去練習, 文學修為自然較高. 刻苦學習, 可以學好文學藝術的表達方法. 這起碼可以培養出一位工匠, 但卻未必可以培養出一位藝術家.

古人比現代人有更多無奈, 所以更容易多愁善感, 傷春悲秋. 我們與古人不同, 一年四季都有空氣調節, 栽種植物也懂得用溫室. 自然界的春花秋葉, 已經不太會令我們傷感. 也可以說, 我們的生命更強壯了. 現代人在心靈方面還有不少題材, 可供文學創作和發揮. 把思想以藝術形式表達, 也可以是一個方向.

藝術成就很講天份, 所以現代人較看重技術, 而把藝術作為一種興趣. 實際上, 沒有情感的起落, 也可以寫出好文章, 但要寫出好詩詞就很難. 此外, 格律也會令情感變得柔順, 所以我覺得會影響詩意的發揮. 不過, 柔順地表達的感情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詞是一種比詩更理智的表達方式.

詩歌的韻律是天然的. 好的詩歌像健康的植物, 有一種自然的美態. 如果能夠適應, 以詩歌去表達思想感情, 再對文字稍加斟酌, 韻律就會躍然紙上.

每個人的口味會有點不同. 詩的自由度比較大, 而有格律規範的詩詞, 技術成份比較多. 不過, 有更多選擇, 我們的生活就更豐富, 也讓文學創作有更多可能.


2008/03/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