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對人生世事看得開, 是因為看多了, 習慣了, 就看化了, 平時不會太執著. 可是在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上, 例如自己的私心, 或者別人的私心, 就不容易看得開. 尤其在愛情方面, 那種對無私的執著還是隨處可見. 愛情本應有一種圓滿的喜悅, 可惜那種執著, 讓愛情淪為一些人的痛苦根源.
似乎只適合以文字談論愛情, 因為在文字當中, 我們才具備應有的理智. 也許討論一些與私心有關的問題時, 言語的感性成份, 會讓我們對私心看得更加模糊不清.
其實愛情不是空談空想, 而是在現實世界中的一種實踐. 愛情也不是一種簡單的的感覺, 而是生命之水在互相澆溉, 生命之火在互相輝映. 這是兩個私心在互動, 感受非常複雜.
私心和愛情一樣, 是最平常的現實. 世界的可愛, 全因為有私心的存在. 無私也無生命, 沒有生命也沒有愛情, 這是世界告訴我們的真理. 為甚麼會覺得愛情是一種奉獻, 無私才是完美? 這也許說明了完美和無私是同一類別的概念, 這些模糊概念只會令人迷惑, 不會令人省悟.
私心是心靈上的事情, 不一定要和物質相關. 就算我們捨己為人, 也無法否定有私心在參與作用. 看得化, 看得開, 不如看清楚事物的本來面目. 也許我們不單要自覺本身的私心, 還要誠心接納別人的私心, 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經濟學假定了每個人都有私心. 有了這個假定, 解釋人類行為就比較容易了, 也為我們的行動指出了方向. 世界將會變成怎麼樣, 就要看我們的理性發展. 如果在行動的時候, 能夠全面顧及別人的私心, 人類的智慧就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2008/03/13 06:38 PM
我們需要絕對的自私, 就是一切為自己(意識)的成長.
2025/02/21 11:04 am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