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後喜歡清明節, 是因為又有上山的機會. 那時去掃墓, 要拜祭的其中一位先祖就是我爺爺. 忘了我嫲嫲的墓地是否在旁邊了...
我只見過爺爺的畫像, 嫲嫲是甚麼樣子, 竟然一點印象都沒有. 想來我爺爺一家的生活應該很清苦. 聽說那個時候我嫲嫲經常哭, 雙眼瞎了也沒錢醫治. 在我父親還是小孩子的時候, 我嫲嫲就已經去世. 我的叔叔比我父親小幾年, 他連媽媽是甚麼樣子都記不起.
不知道爺爺當年在香港做甚麼事, 也許聽過又忘記了, 想來也不會是好工作. 我父親曾經提到, 他十來歲離家去找他父親, 我爺爺給他幾塊錢, 就讓他以後自己去生活了. 在我父親還很年輕的時候, 我爺爺也病故...
記得墓地離家約一個小時的路程. 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樹和草叢, 來到一個小山坡, 大人在碑石旁邊放上一些鮮花和果子, 然後對墓地禮拜. 那時候我覺得合掌禮拜的動作很滑稽, 輪到小孩子行禮的時候, 我通常快快的做一下動作, 就跑到一邊繼續找好玩的去了.
中學以後我好像沒有再去掃墓. 其實掃墓是家族聚會的好節目, 不過那個階段的年輕人感興趣的東西漸多, 對掃墓這種帶點哀傷的節目就不想參加了. 幾年前, 先祖們都被請到了墓園. 那天聽父親說他們正商議地點和位置, 我打趣說, 不如把骨灰分成多份, 放到各自的家裡, 更可以時時拜祭. 父親回答, 找個好地點和位置是做給後人看的. 我當時納悶, 究竟父輩們是看化了還是仍不化呢.
父輩們年事漸高, 後輩們也漸漸長成. 生命都一代代的消逝, 唯獨人懂得懷念. 或許是因為這種感情, 讓人能夠連通古今, 也得以永遠活在別人的心中...
2008/04/04 02:55 PM
生命好像火炬接力,一代傳遞一代,生生不息。現代人生活忙碌,掃墓是家族聚會的好節目。清明時節倍思親,緬懷先人,將來被別人懷念...
04/04/2008 08:42:07 PM (Y)
相隔了幾代,人類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大可能再有孫兒不知道嫲嫲是甚麼樣子的事了.飲水思源,每個人到一定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懷念.有一副經常看到的對聯寫得很好:"心田先祖種,福地後人耕".
04/04/2008 10:47:28 PM
我以前也不喜歡參加親戚聚會,因為有更好玩的事情.就算參加了,我也是靜靜的坐到一邊聽別人說話,雖然未至於覺得苦,但心裡也覺得不耐煩.但留心觀察,慢慢也發現親緣之間有很多溫馨:)
04/09/2008 07:56:25 PM
我不抗拒聽別人說是非,可能還有點喜歡.從各人所說的是非中,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其實是一些學習的機會:)
04/10/2008 07:05:28 PM
溝通比沈默更有意義,講道理而不過多描述事情,可能更容易令別人明白.從雜訊中分辨有用的信息,也是很好玩的.
04/11/2008 07:07:15 PM
讓大家從輕鬆的聊天過程了解別人,也許是聊天的意義.當然,如果自己沒有興趣去溝通,還是保持沉默比較好.
05/01/2008 10:48:25 AM
大伯父,二伯父,四叔都已過世. 悼.
2024/04/26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