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二次到港大, 陸陸續續又去了幾次. 昨天比較特別, 是下雨天, 而且有時雨勢很大. 躲進大學的書樓中看雨景, 那種情調讓我有一絲回到學堂的衝動. 但看到雨點打在池塘裡, 並在荷葉上形成晶瑩的水珠, 又很懷疑自己, 面對這樣的美景能否把書讀進腦袋...
我不算是一個勤奮讀書的人. 如果心中沒有疑問, 我根本不想拿起書本. 看書最大的目的, 是要從別人的思想, 去印證自己的思考結果, 並試圖看出別人與自己的同與不同, 以及自己的對錯. 至於那些工具知識, 如果還用不著, 又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更不會主動去學習.
幾年的大學生活, 除了讓我有機會靜靜地思考人生, 書本上的知識其實沒有學到很多. 有不少的課我沒有去上, 有不少作業是抄同學的. 除了上課, 我把大部份時間用了在練武術和學習電腦上. 還好, 在考試中能夠保持成績中等, 也能夠在電腦領域滿足了自己的求知欲.
想起來, 我看過的書真的不多. 小時候看過幾次西遊記, 還有一次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那些都是父親特意寄給我看的. 忘了有沒有完整看了三國演義. 後來自己買了紅樓夢, 好像也沒有認真地看過一次. 中學階段除了看過一兩本中短篇小說, 以及一套有關中草藥的書之外, 所看的書就是課本. 對了, 還有從抽屜底翻出媽媽一本成人的小工具書, 兩三下就看完放回去了...
幸運的是記憶力不弱, 尤其會牢牢記住一些精采的地方, 以及特別有用的知識. 大學階段看的書也少, 好像從未到過圖書館借書. 當別人有看完的小說, 我才順手拿來看看, 可能也只有幾套武俠小說, 以及一兩本翻譯的外國小說吧.
除了比較喜歡動手嘗試, 我年輕時也比較少說話. 直到現在, 大部份場合我還是多聽少說. 我覺得自己從別人的說話裡, 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從書本學到的多很多. 上課聽老師講解, 談話時聽別人的發言, 也許很大部份的知識都是聽回來的. 再加上三歲開始經常觀察別人的行為, 以及自己做玩具, 做收音機, 雖然看書不多, 但好像還沒有發現知識不夠用.
數數現在櫃子裡的書, 可能不到300本. 這些書都是自己工作後才買的. 後來每做成一單生意就買一本, 一半以上都是有關電腦的書籍. 另一些是科學, 哲學, 心理學和處世技巧等等, 非常雜亂. 不過看上去最豐富的是有關人的書, 也許表示我最喜歡探究人.
我也喜歡所有種類的植物, 小時候種過不少瓜, 果, 菜, 還有樹. 而在動物之中, 除了小時候曾經喜歡跟貓玩, 其他的就只有人這種動物了. 其實電腦也沒甚麼太特別, 基本上可以把它看成是人的思維產物. 那麼, 我最喜歡探究的就只有人.
也許最吸引我的是心理學的書籍. 但後來發現, 經濟學對人類行為的解釋更加簡單可信. 同時也發現, 學好語文就能夠很好地學習各種知識, 以及思考人生世事的道理.
2008/06/29 04:27 PM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