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奧修(永恆的豐盛)


當開始去愛而不只是需要,我們就成熟了:充盈然後分享,開始給予。需要與給予所強調的內容不同,前者強調的是怎樣獲得更多,後者則強調怎樣給予,怎樣給予得更多,怎樣無求地給予。如果是後者我們就真正成熟了。

甚麼是愛呢?愛是一種豐盈的溢出。從大自然得到了如此豐富的生命,我們不知道如何回報,所以就將生命分享出去。心中有那麼多的歌必須唱,無論別人聽不聽都不要緊,即使沒人聽我們也會歌唱,還會跳起舞來。

別人可能接受我們的愛,也可能錯過它,但它流動著並且是充盈的。就像江河不管我們是否存在都流動,不因我們口渴而流動,也不為我們乾涸的農田而流動,它只是流經那裡。我們可能因此而解渴,也可能會錯過,能用河水來解渴或澆灌,只是一種偶然。能從大自然獲取我們的需要,全部都是奇蹟。

若我們沒有愛,就會要求別人給予,這時我們是一個乞丐。而別人也可能要求我們給予,因此兩個乞丐都向對方伸出了手。兩者都希望對方付出,自然兩者最終都會感到失敗,都會感到被欺騙。

這是一個現實:那些墜入情網的人沒有愛,也是由於沒有愛才墜入情網的。沒有愛也不能給予,所以墜入情網的都是不成熟的人,因為他們有相似的行徑。愛的關鍵是首先要變得成熟,然後遇到一個能夠互相喜歡的人,一起互相給予。而不是被一個不成熟的人吸引,一起墜入情網。

成熟的人是不會墜入情網的,而會在愛中昇華。只有不成熟的人會墜入情網,他們步履蹣珊,跌倒在愛河的堤邊上。他們設法站穩卻不能支撐,遇到異性就倒下了,隨時要在地上爬行。他們沒有支柱和脊樑,沒有那種單獨站立的完整性。

成熟的人具備獨自存在的完整性,因此他的給予沒有附帶條件。他會感激別人,因為別人接受了他的給予。他並不期待別人的感激,一點也不期待,甚至也不需要別人的感謝,他反而感謝別人的接受。

當成熟的人相愛時,出現了極其美好的現象。緊密在一起以致形成一種融合,但沒有摧毀他們的自立能力,事實上是加強了,變得更為獨立。成熟的人相愛著,互相幫助對方變得更自由。沒有權術,沒有外交手腕,沒有去控制對方。如果真正愛著,怎會會想到控制對方呢?

當我們真正成熟並了解自己,愛自然在內心升起,芬芳飄向四周而能給予別人。如果不擁有又怎能給予呢?給予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擁有。 也許這點不難理解,但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因為理解是屬於智力方面的。我們還必須看透自己,看到真相才不會有問題產生。

人們將會忘記那些有所倚賴的關係,開始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清除身上的塵埃,淨化自己,使自己更加清醒和覺知。越是完整就越能醒覺,愛也隨之成長,因為愛是完整人格的副產物。愛的能力不需被認同,不需要被賞識,不需要證書,不需要其他人來品嘗它。別人的賞識是偶然的,也不重要,就算沒有別人的品嘗和賞識,沒有別人因此而感到幸福和喜悅,愛還是會不斷地流動。正是因為生命的能量在流動,我們自己才會感到非常幸福快樂。

當我們坐在房間裡,能量在流動著並充滿了那裡。如果沒有其他人存在,沒有人品嘗和賞識,那毫無關係。我們的能量依然釋放著,流動著,我們照樣感到幸福。當芳香散發到風中,花是幸福的,它的幸福與風是否賞識芳香無關。

如果不倚賴別人而能獨立存在,我們也會努力使別人變得獨立。給予別人自由而不是去削弱,希望別人能成為他們自己,有一天能夠獨立而能真正地去愛。而在那天到來之前,都是不可能的。

愛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交易和融合。交易式的愛是平面的,而融合的愛是一個立體。我們所熟悉的愛是一種暫時的交易,而融合的愛是不可逆的永恆。

我們的心靈不渴望永恆?那是很多人的誤解,因為那些人只知道交易。交易中有兩種可能:暫時或者是永久的。那種永久也是由多次交換所組成,也有開始和結束,所以永久也不是永恆。它不可能永恆,沒有甚麼交易是永恒的,從需求中激發的東西,也一定會在需求滿足後消退,有開始就會有結束。當交易式的愛開始,因為它始於時間中的某一刻,所以它必定會結束。

是的,它能結束得早些或晚些,如果很快結束我們就稱之為暫時。如果過了較長的時間才結束,我們就稱之為永久。但心靈不能滿足於這種永久,而在渴望絕對沒有終點的東西,那種永恆的東西。這就是與大自然融合的渴望,這種融合就是永恆的愛。

心靈渴望永恒,但這種渴望卻不斷被自我去解釋。自我不知道永恆,只知道短暫的或稍長的愛。即使是對稍長的愛,自我也總是在害怕結束。這種害怕也算合理,因為它必然會結束的。如果我們不夠聰明的話,或許能夠長久些,如果我們非常愚笨,就會花很長時間去了解那種無意義。如果非常聰明就能很快結束,因為我們會明白,那裡沒有甚麼很重要的東西。

人越是聰明,交易式的愛壽命也越短暫,這就是現在的景況。在遙遠的過去愛幾乎是永久的,文化越繁榮愛就越短暫。原因很簡單,人們已經變得足夠聰明,以致能看到這種交易將會變成厭倦,沒有理由再拖下去,只好儘快將它結束了。

雖然自我能把事情結束,但很快又會構建另一個幻像。一而再,再而三,自我是一個頑固的東西,它不懂得學習。即使最聰明的自我也不太會學習,如此頑固以致阻隔了來自心靈的訊息。由於自我的誤解,那些訊息無法到達我們的內心,無法到達天性本質的核心。

心靈說永恒,而自我解釋成永久,這就是我們錯過真愛的主要原因。心靈渴望的融合是內心的寧靜,不是有了渴望才變得愚蠢,而是因為誤解了它。我們要的是那種發自寧靜內心的愛,而不是自我虛構的愚蠢的愛。

寧靜的愛,就是耶穌說的那種愛,就是融合之愛。那不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愛,那種愛不可能是融合,而只是自我的幻想。是生物上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而不是心靈上的,所以它也不會是永恆的。

如果要滿足心靈上的渴望,就要忘掉所有以前的愛。首先進入寧靜的狀態,因為真愛來自寧靜的芬芳。寧靜就是那朵雌雄一致的花,讓它開放,讓它幫助我們準備好融合。沒有思慮,沒有期待,我們將會突然感到芬芳就在那裡。這種芬芳就是永恆,就是無求的愛。

沒有夢是永久的,而自我所幻想的愛就是一個夢。自我只會做夢,它無法給我們真實的東西。擺脫自我,忘掉所有以前的愛,對愛沒有過度的描述,因為我們也無法對以前的愛有準確的描述,再進入寧靜的狀態。

改變自身存在的領域,從交易變成融合,從活在過去未來變成活在當下。需要那種所謂的永久,意味著自我試圖預計將來的狀況,希望將來和現在一樣。但是為甚麼呢?可以肯定,現在已經沒有了,所以才必須去考慮永久。

剛剛進入愛情幻影的時候,也不會去考慮永久。但當發現感覺正在溜走時,自我就會說:抓住它,盡一切能力使它永久。不要去看那些已經出現的裂縫,避開它們,忘掉它們,一定要想辦法將它們掩蓋起來。這是在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一種執著。

而在寧靜之中,會產生一種不同品質的愛。不是在做蠢事,是智慧而不是愚笨,因此我們不會陷於其中,而是從中昇華。感覺生起感受,感受引起感知,感知帶來感悟,周而復始。那麼,愛便成了我們的內外一致的品質,就如光芒圍繞著火焰,愛也圍繞著我們。我們正在愛,我們就是愛,於是就得到了永恆的融合。

融合的愛是沒有指向的,無論甚麼東西靠近都會得到滋潤,都會被它陶醉或豐富。無論是一棵樹或一塊岩石,是一個人或一隻動物,沒關係。即使一個人獨自坐著,像佛陀獨自坐在樹下那樣,愛的芬芳也會不斷地向四周散發。這就是我們心靈中真正渴望的,永恆的豐盛。


2009/09/13 04:51 PM

2022/07/13 R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