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心跡(283) 情緒是思考的障礙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缺少情緒,但它的影響卻是深遠的。一般來説,我們在情緒激動或煩躁的時候,思考能力往往大打折扣。這就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包括做出錯誤決策、破壞人際關係、增加心理壓力等。

情緒狀態和大腦的決策之間有很緊密的聯係。當我們感到憤怒、害怕、沮喪或焦慮時,大腦會讓身體釋出激素,而這些激素卻會影響我們的思考、記憶和分析。因此,我們在情緒高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也難以做出正確決策。這些都是需要高度意識參與的任務。

情緒化的行爲會帶來不少問題,比如減緩行動進程、引起偏見、造成心理問題。因此,在複雜或不確定的環境下,我們更需要經常覺察自己的情緒,以保持客觀冷靜,才能做出恰當的決策。

要增强自己的認知能力,以及面對壓力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一些方法可以收到積極的作用,比如運動、冥想、批判性思維,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平衡情緒、減輕壓力和提高思考能力,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要。

我們需要認識到情緒與認知能力之間的密切關聯,並學習管理好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和理智的行爲,在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自己的目標。然而,我們首先需要認識到情緒與自我的共生關係。

情緒是感官與意識溝通的橋樑,也是我們與外界的區隔。如果過多關注情緒本身,我們培養出來的意識是不正確的,也就是培養了一個虛幻的自我。唯有專注於解讀情緒帶來的信息,我們才能感知外界的真實情況,從而培養一個真我意識,並充份掌控自己的生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