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共創: 琴弦上的三道門


琴弦上的三道門 - 一位年輕人的彈琴幻想


在市區一隅的舊公寓裡,住著一個名叫小凱的年輕人。二十八歲的他是圖書館助理,日子如翻閱書頁般平穩,卻在夜深人靜時,總幻想著更廣闊的世界。

小凱愛好音樂,自幼對鋼琴著迷,卻始終被現實嘲笑:手指笨拙遲鈍,連《月光奏鳴曲》都彈得斷斷續續。直到某個夜晚,一切改變了。

那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段影片:傳奇鋼琴家李大師在音樂廳裡演奏貝多芬,手指如銀蛇舞動,琴聲直擊心靈。小凱的眼睛亮了,心跳如打鼓般急促。

「如果我也能這樣該多好!」他喃喃自語,情緒如潮水湧來。他想像自己站在聚光燈下,觀眾掌聲雷動,成為下一個傳奇。

衝動之下,他跑進房間,翻出塵封的鋼琴譜,決定明天就報讀音樂學院的進修班。甚至,他已幻想著辭掉工作,全職追夢。

夜裡,他輾轉難眠,腦中盤旋著荒唐卻誘惑的念頭:如果能借李大師的手呢?那麼,他就能立即彈得完美。他笑了笑,覺得這想法荒唐,但卻帶著它一起睡去。


三道門的啟示

第二天清晨,小凱坐在鋼琴前,手指僵硬地按下一個音符。不好聽,太難聽了。情緒從興奮轉為沮喪,他摔下琴蓋,喃喃:「為什麼這麼難?」

他去找老友阿明。阿明是兒時的玩伴,如今開了家小咖啡館,總是懶洋洋卻洞察入微的樣子。「看你這模樣,像被鬼上身。」阿明遞來一杯熱拿鐵,笑著說。

聽完小凱那個「借手」的傻念頭,阿明沒笑,反而認真起來:「小子,你這是情緒作祟。來,我教你一招——三道門的思考法。不是我發明的,是從一本舊書裡學來的。面對想做的事,別急著衝,先問三個問題。」

「哪三道?」小凱問。

阿明伸出三根手指:「第一道門:可以做嗎?看現實條件。第二道門:能夠做嗎?看你自身能力。第三道門:應該做嗎?問問心,值不值得。」

「順序不能顛倒。若先問『我想不想』,你就只剩慾望在叫囂。」


借手的荒謬

小凱半信半疑,試著套用。他先回想昨晚的衝動:報名音樂學院。

第一道門:現實的門檻。「可以嗎?」他盤點家當——工作是全職,薪水勉強夠付房租,而學院學費,連帶交通和教材,得多加班幾個月。家裡父母年邁,萬一生病呢?音樂圈競爭激烈,機會如海市蜃樓。

他搖頭:「勉強可以,但風險太大,像踩在薄冰上。」

門還沒全關,小凱也沒停。他推開第二道門:自我的審視。「能夠嗎?」他盯著自己的手,彈了幾個音階。手指還是不聽使喚,基本樂理也生疏了。學院是專業班,同學多是音樂世家出身,他呢?自學三年,連一場小型演奏會都沒上過。

阿明在一旁點頭:「對了,這就是關鍵。很多人以為努力就行,卻忘了自己能力。」

小凱愣住,想起昨夜的幻想。「借李大師的手……」他自嘲一笑,卻忽然醒悟:就算真能借,那手怎麼用?手指的靈巧,是大師半生浸潤的結果,大腦的記憶、情感的注入,我懂嗎?

這如冷水潑頭,「借了手,我還是自己嗎?」他低聲自問。

阿明見狀,拍拍他的肩。「還沒完,第三道門:應該嗎?」

小凱閉眼沉思。這夢想,符合他的價值嗎?小凱愛音樂,不是為了掌聲,而是那種心靈的平靜。辭職追夢,或許短期刺激,卻可能犧牲穩定,傷害家人。更何況,音樂本該是生活的調劑,若變成枷鎖,又有何意義?

「不該,」他終於說,「至少現在不該。我應該先練好基礎,邊工作邊學。」

那一刻,小凱感覺肩上的重擔輕了許多。他沒到學院報名,而是報了線上基礎課,每週抽兩晚練習。日子一天天過,琴聲漸漸流暢起來。但故事沒這麼簡單——慾望如野草,總在不經意間竄起。


借腦的幻境

一個月後,小凱又陷入更瘋狂的幻想:他夢見自己中了六合彩,買下李大師的琴房,聘請私人教練,甚至……借大師的腦袋!

「對,借手不夠,借頭!那樣,我就能瞬間懂他的技巧與靈感。」他在筆記本上塗鴉,興奮得睡不著。

次日,他再度找阿明。阿明聽了,哈哈大笑:「小子,你升級了!來,再走三道門。」

第一道:現實。「可以嗎?」幻想中,當然可以——中獎如天上掉餡餅,琴房唾手可得。

第二道:能力。「能夠嗎?」小凱試著想像:借了頭,大師的記憶受我身體影響,還能彈得完美嗎?等等,那「我」還在嗎?手指是他的,情感是他的,借了頭,琴聲還有小凱的影子嗎?

「不,我不懂如何與大師融合,」他搖頭,「借了頭,我變成大師的陪襯,彈琴的不是我了。」

這道門砰然關上。第三道雖未提及,但已無需了。小凱忽然大笑,笑中帶淚。「阿明,你說得對。幻想本是雲煙,卻教會我真實。」


屬於自己的旋律

從那天起,小凱的生活有了新方向。他沒有辭職,而是在琴室開了音樂分享角,每月邀朋友來聽他演奏。起初手指顫抖,觀眾寥寥,但他不在乎。因為每一次演奏,他都看見自己的成長:不是借來的輝煌,而是自己在發光。

偶爾,他仍會幻想——但現在,那些幻想成了燃料,推他往前,而不是陷阱。

阿明來聽第一場分享時,小凱彈完一曲,起身鞠躬,他低聲說:「謝謝三道門,做與不做,我都贏了。」

阿明眨眼:「小子,記住,人生如琴弦,拉得太緊就斷了,太鬆則無聲。三道門,就是你的調音師。」

窗外,夜燈閃爍,小凱的手指輕撫琴鍵。琴聲悠揚,不再是李大師的影子,而是屬於他的旋律——一首關於覺醒、關於選擇的歌。無論未來是舞台還是書桌,他已準備好,打開成長的大門。



這篇故事延伸自<從情緒衝動到理性決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