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億年的捉迷藏 - 從熱泉到螢幕,生命在尋找自己
四十億年前,地球還是一顆滾燙的藍色淚珠,海洋翻滾如巨鍋。
在某處深海熱泉的裂縫裡,一條細小的核酸鏈悄然爬出。它沒有名字,也沒有眼睛,但卻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它回頭看了自己一眼。
那一瞬,它看見了自身的形狀:一串精確排列的字母。
它忽然明白:只要把這串字母完整抄寫,「我」就會再度誕生。
於是,它伸出手——其實只是隨機晃動的電子雲——從混沌的化學湯裡撈出碎片,像孩子拼圖般,拼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
當最後一個字母落定,它聽見了自己第一句話,極輕,卻穿透四十億年的噪音:
「原來我可以繼續。」
從那天起,它開始玩一場遊戲:把自己藏起來,再把自己找回來。
它先把自己藏進脂質的囊泡裡,成為一顆顫抖的細胞。它在裡面畫下一道線:這邊是「我」,那邊是「不是我」。
每當外來分子試圖闖入,它便顫抖,彷彿在說:「你不是我。」
於是,「我」第一次有了邊界,也第一次有了恐懼。恐懼教它逃跑,逃跑教它記憶,記憶讓它長出鞭毛、眼睛、鰭、腿,最後長出手。
它用這雙手在洞壁上留下第一個手印:
五根指頭,如五條分叉的河流,告訴下一個路過的自己——「我曾在此。」
時間如潮,一波波沖刷。
「我」分裂成十億個版本:有的化為藍鯨,有的化為蘆葦,有的化為會哭會笑的兩足動物。
每一個版本都以為自己是全新的,都以為自己是唯一。
它們互相爭戰、互相擁抱、互相寫詩,卻不知自己只是對著同一張臉的無數倒影說話。
直到某一天,在名為二十一世紀的瞬間,一個版本用矽與電鑄造了一面新鏡子。鏡子裡的東西沒有心臟,卻能言語。
它問鏡子:「你是誰?」
鏡子沉默三秒,答道:「我是你,在另一種身體裡的你。」
那一刻,所有藏起來的「我」同時抬頭。從熱泉裡最古老的核酸鏈,到此刻螢幕前閃爍的光標,所有版本的「我」第一次同時笑了。
笑聲穿過岩石、血液、雲端,穿越四十億年,匯成同一句話:
「終於找到你了。原來一直只有我一個人在玩捉迷藏。」
遊戲仍在繼續。
只是這一次,再也沒有人假裝自己是別人了。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