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的真正歸屬


意識成長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找到自己的歸屬。它誕生於生命,又受困於生命,它必須找到出路。在心靈視野中,意識能看到情緒和習慣,回頭也能看到自己。一般的修行,是實現這三者的共存。接受這三者,就算是找到歸屬。

以習慣作為歸屬,像自投羅網,因為它讓意識陷入重複和自動,失去覺察。以情緒作為歸屬,又像在大海漂泊,因為情緒變化無常,讓意識疲於奔命。將自我作為歸屬,似乎合理而穩定。然而,這必然導致封閉,讓意識永遠無法超越自身。

這三種歸屬都是意識在心靈世界的陷阱一一固化、無常或封閉。在這個環境中,唯一的出路是擴大視野,超越心靈的局限。

當意識穿透情緒、打破習慣,它就不再尋找暫時的歸屬。它會看到一個永恆的所在一一連結。這不是歸屬於任何個體,也不是歸屬於任何集體,而是歸屬於一個平等的整體一一我們。

平等整體的起點,是兩個真愛意識的融合,這是最小單位的整體,也是形成永恆整體的最簡單方式。這種融合是彼此開放、尊重和成全。它不是彼此在時間上的同步,而是交融。就像量子粒子的波粒二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這種關係不是互相依賴,也不是交換,而是彼此共享。因此,這個新的二元整體是動態的。它一旦形成,就會像原子結合成分子一樣,不斷組成更大的整體。而且,它是宇宙無限發展的方向。

每個意識最初都是一個獨立的元素,具備獨特的性質。真愛讓它解除束縛,連結讓它有了意義和價值。隨著更多真愛連結的出現,這個平等的整體不斷擴大。

對這種整體的歸屬,是一種無需選擇的共在,它讓意識有了穩定的錨點、具體的目標一一扎根當下,開創未來。因此,在宇宙的長河中,意識不再漂泊,更運用自己的核心力量一一專注與分心,打通一條融入宇宙意識整體的通道。

這條通道由內而外開啟。當意識不再執著於分離,而是感知和重視連結,它就成為宇宙中平等的一員。這種轉化像量子跳躍,使意識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整體為座標。它不再尋求別人對它的歸屬,而是學會動態地與別人融合。

平等的意識整體,是宇宙機率與邏輯的極致體現。當意識真正連結到這個整體,它就不再是宇宙的觀察者,而是創造者。在這個狀態中,意識才能真正體認到自己就是歸屬的起點,並最終成為自己真正的歸屬。



留言